旅遊/紐約之旅(藝文篇):MoMA現代藝術館一日遊

紀錄畢卡索、梵谷、莫內、超現實達利、我最愛的米羅、崇拜的女畫家卡蘿

第一次到美國旅遊,是在2023年10月國慶節連假,帶著家人一起去紐約自由行,決定就在曼哈頓島上玩10天,其中一天找個藝術館或博物館參觀,來體驗看看被現代藝術大師的薰陶,選定「MoMA現代藝術館」。

另外原本也規畫想去中央公園附近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因為裡面不單有大量的畫作或雕塑,還有希臘羅馬、伊斯蘭藝術、非洲、大洋洲的作品,服飾、樂器、鎧甲武器應有盡有,建築外觀也格外獨特。

不過因為時間有限,就沒去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一進去MoMA,就需要進行安檢、購買票卡。大廳中央掛著一幅巨大的數位3D螢幕牆上面千變萬化的潑墨、顆粒、霧狀變化,讓人好像著魔一樣坐在位置上直盯牆上的裝置。

MoMA的票價是大人 $28美元、學生 $15美元,如果藝術家想要常常跑藝術館,也可以辦他們的會員卡 $110 美元(限會員本人免費進場),會員的親友眷屬可以用$5 購買guest tickets進場。

我們選擇從最上方的展廳,往一樓方向逛到最後。我過程中有拍下幾個我覺得很特別的藝術家,其中美國藝術家「艾德.魯沙(Ed Ruscha)」的展覽讓我停下腳步,他是藝術家也是攝影師。

1937年出生的Ed Ruscha,作品裡面都看的到彷彿鏡頭擷取山林的一瞬間,好像有深藏的力量透過框架湧出,看的不是畫作,而是一個雜誌封面、電影開頭,搭配標語字體的創作,更有一種強迫症和版⾯設計的美感。

野獸派的巨人:梵谷

藝術館裡一眼就能認出荷蘭畫家梵谷的畫作,分別是橄欖樹系列及知名的《星空》,其實比起知名度更高的星空,我更喜歡橄欖樹系列,《橄欖樹》是現存至少18幅,其中大多數都是梵谷繪於1889年的聖雷米精神病院。

當時的梵谷因為受到精神疾病所苦,幻聽、發瘋,而精神病院周遭種滿了橄欖樹,他就透過病房裡的窗戶,眺望著牆外的橄欖樹。雖然我看著畫作的時候,內心是樸實溫暖,難以想像梵谷卻是有強烈的想迎向絕望與死亡。

立體派的先驅:畢卡索

藝術館中有收錄非常多畢卡索的作品,而身為立體主義的先驅,是始於1907年,由布拉克(Georges Braque)與畢卡索(Pablo Picasso)所建立,意思是拋棄了透視法,從畫作的不同角度同時繪畫出單一的人物或物品。

而《亞維農的少女》畫的其實五個妓女,其中兩位臉部長得特別怪…彷彿是帶上的黑色的面具或者臉上出現畸形,但我看到有人解釋,這是畢卡索為了要凸顯出女子身上的野性所繪製。

而我最期待看到畢卡索的一幅戰爭之作《格爾尼卡》,這是我對畢卡索創作有深刻的衝擊的一幅巨畫,但我逛來逛去找不到,原來它沒有收錄在MoMA藝術館,而是西班牙馬德里索菲婭王后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

很有趣的是,雖然我沒有看到《格爾尼卡》,但卻看到了現代藝術家費斯·林格爾德(Faith Ringgold),受到《格爾尼卡》為啟發,於1967年創作《美國人民系列 #20: 死亡》描繪種族主義騷亂席捲全美的一年。

林戈爾德的《美國人民系列》描繪 60 年代美國的種族關係,當時全國各地爆發的民間起義。畫布上,鮮血均勻地濺落在一群不同種族的男人、女人和兒童身上,顯示沒有人能逃脫這場鬥爭。

他們的服裝有漂亮的連身裙和職業裝 , 暗示著一個富裕的專業階層正在這片暴力混亂的場景中承擔責任。我在看這幅圖畫的時候,被強烈的震撼住,想起此時的國際新聞是以巴戰爭的戰爭屠殺事件,歷史似乎會不斷重演。

而有另外一位同樣是野獸派畫家馬蒂斯,最知名的畫作就是《舞蹈》有五個人手拉手繞圈圈,這幅畫作尺寸很大,足足有 2.6 x 3.9 公尺,我想起霍爾的移動城堡,有一幕霍爾被莎莉曼夫人的魔法施法,被許多惡魔小人困住。

超現實主義的童玩家:米羅

西班牙的超現實主義畫家胡安·米羅,是我以前國高中美術課本最喜歡的畫家,因為他的畫作喜歡用黃色、橘色充滿活力與童趣,而且一定會留下「米」字簽名,所以喜歡在畫作裡找尋他的足跡。

有一幅黑色的畫作叫做「世界的誕生」,黑色背景搭配三角形和圓形的幾何,讓我想到空中的黑洞、夕陽和月亮,米羅的父親是天文愛好者,因此可以看到米羅的創作中,總是有幾分天文意象的影子。

另一幅黃橘色畫作叫做「加泰羅尼亞景觀」,後者是他的成名作之一,畫面中的物體和人物,越畫越簡單,甚至被簡化成線條和符號,或是不同的色彩拼接,甚至還有右下角還有字母符號(?)

這一幅「加泰羅尼亞景觀」因為掛得比較高的緣故,所以我由下往上拍,就拍出了畫作的手繪紋理,逛藝術最珍貴的就是真跡的力量,讓你穿越時空,沿著塗料、筆桿、乃至於到畫家的手和腦與心,從而產生想了解他的念頭。

超現實主義的科幻家:達利、馬格利特

說到超現實主義畫家,最知名的就是達利的「時光靜止(永恆的記憶)」因為受到奧地利心理學家及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佛洛伊德,他認為個人的夢境是潛意識所揭示,所以他就精心刻畫離奇的形象和細節。

例如癱軟的時鐘、掛在枝頭上、牆上,還有鐘錶上爬滿螞蟻,中間有個詭異的長滿睫毛的怪獸躺在畫面中央,遠方的天空和海灘、山崖彷彿靜靜的隔離著一切,猶如時間靜止一般。

來自奧地利的畫家馬格利特,也是我很喜歡的超現實畫家,他的畫作給我一種詭異又衝突、很想繼續看下去的感受,例如「愛人」顯示兩個被白布覆蓋的人在親吻,看不見彼此、失去五官的人,能展現愛嗎?愛是什麼?

馬格利特總是貫穿「眼睛見的,未必真的」的思想,好比他本人的自畫像「人子」,是一個綠蘋果把自己的臉遮住,讓你更好奇本人長相,還有一個菸斗畫作寫著「這不是菸斗。」馬格利特很擅長用繪畫引領觀眾思考。

雷內·馬格利特還有一幅很有趣的作品,叫做《刺客的威脅》,畫中一個裸體女性口吐血,正躺在躺椅上,似乎是被周遭的男人所殺,窗外還有三個人頭男往屋內望去,距離讀者更近的還有兩個男人正在偷窺或蠢蠢欲動。

自畫像與家族自繪像:卡蘿

同樣是在國、高中美術課本必介紹的西班牙女畫家芙烈達·卡蘿,她畫了很多自畫像,其中一幅自畫像剪了一頭短髮、地板上全是髮絲,頂著濃眉平頭,加上鬆垮的西裝,讓她中性十足,又充滿霸氣的野性。

但我深入尋找卡蘿的其他畫作,才知道她兒時因為經歷小兒麻痺和車禍,讓她必須進行許多痛苦的醫療過程,這些也被她畫進不同的自畫像中,甚至在畫作中用超現實的方式與動物合影、用水果繪畫暗示性慾。

另外讓我很意外的是,卡蘿的畫作基本上都很小一張,就連在畫《我的祖父母,我的父母和我》的家族畫(整幅約30cm*30cm),裡面塞超過七個人、家的模樣、有未剪臍帶的胎兒、受精的卵子,全是鉅細靡遺的細節。

她父親是德國猶太人,所以用大海為象徵渡海來到墨西哥,而她墨西哥血統是源自母親,因此左邊畫了墨西哥地形的地圖。但在希特勒對猶太人的迫害下,是禁止異族通婚的,但卡蘿的叛逆與自畫像,承認了混血兒的自己。

永遠看不懂的抽象派:皮特·蒙德里安

這麼說有點無知,我把抽象派戲稱為看不懂,是因為看不懂也是一種風格,但千萬也不要小看荷蘭的皮特·科內利斯·蒙德里安,他自稱「新造型主義」,又稱「幾何形體派」對後代的建築、設計等影響很大。

尤其是這兩幅畫作,一樣是教科書等級的代表作,左邊是《百老匯爵士樂》是畫家皮特·蒙德里安的最後畫作,他在1940年搬到紐約後不久,完成於1943年,你有辦法從這幅畫體會到「爵士樂」的那種時而慵懶隨興的跳動感嗎?

另外一幅圖畫系列也非常好懂,叫做《紅色和藍色的構成》,他還有很多不同的叫做《紅、黃、藍、黑的構成》,總而言之,有什麼顏色,就叫什麼構成,夠直觀,蒙德里安非常喜歡色塊、直角和幾何。

新發現藝術家:彼得·布魯姆

除了講很多藝術課本的革命大師,也要提及在藝術館一些讓我很驚豔的畫作,彼得·布魯姆(Peter Blume,1906年10月27日-1992年11月30日)是一位美國畫家和雕塑家。

作品包含民間藝術、精確主義、巴黎純粹主義、 立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元素,這一幅畫《永恆之城》色彩鮮艷像玻璃塗層,前方有破碎的石膏、老弱婦孺、城垣下的殘兵、瘦弱的神、東方的藍臉男。

遠方則有軍隊和山岳、像天空撐起的樹木、山坡上的小城、天空的彩霞,由好幾層繪畫堆疊而成,讓我很不住想一看再看。還想要欣賞更多彼得·布魯姆的作品(但似乎現場只有一幅而已)。

還有一位大家很熟悉的維也納象徵主義畫家古斯塔夫·克林姆,他最擅長畫女性的身材和裸體,最知名的畫作是《金黃印記》,但現場我沒有看到這一幅,而是被粉嫩乳房繪畫吸引的《希望2》。

附近還有一幅圖畫是捷克畫家弗蘭蒂謝克·庫普卡 (František Kupka)的畫作《庫普卡夫人與垂直》,畫的正是自己的太太,他將半成品的臉龐畫好,用不同的顏色色塊堆疊上去,給我一種被許多情緒蜂擁淹沒的感受。

還有一位德國畫家馬克斯貝克曼(Max Beckmann),所繪的三幅版畫《離開(Departure)》,當時被納粹黨認為貝克曼的藝術是墮落之物,他也有數百名作品,因涉嫌不道德或反德品質而成為受到審查的藝術家之一。

種族主義的黑人創作

更近代一點的畫家,就不得不提到美國的種族主義年代,有很多創作者圍繞著黑人受到壓迫與不公平的對待,應運而生的版畫與作品。雖然我不是黑人,但是因為更靠近現代,接觸更多類似的電影和影視作品,更有感受。

兄妹藝術家:雅各勞倫斯和伊麗莎白卡特萊特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開始的幾十年裡,數以百萬計的美國黑人離開美國南部前往北部、中西部和西部 — — 這種大規模的遷徙被稱為「大遷徙」。

雅各勞倫斯 (Jacob Lawrence) 是移民的孩子,在哈林區長大,他從小就開始創作反映黑人歷史的藝術。勞倫斯說 「這些作品是反映著…人類的幸福、悲劇和悲傷。」

他開始創作「遷徙系列」:六十幅繪畫作品,色彩大膽、形式簡潔,並配有敘述性說明文字。勞倫斯的同儕伊麗莎白卡特萊特 (Elizabeth Catlett) 參加了 1941 年在紐約市中心畫廊舉行的《移民系列》首映。

六年後,她完成了《黑人婦女》,這是一系列版畫,記錄了田野勞動者、家政工人、歷史廢奴主義者和民權運動家等主題的壓迫和復原力。以第一人稱書寫的敘事標題將卡特萊特的經歷與她所描繪的女性的經歷聯繫起來。

建築設計與新興生態學

MoMA藝術館裡面,也不是所有藝術都很抽象,我很喜歡其中一個展區,是關於建築設計與新興生態學的討論,裡面在講述整個地球的大自然生態,應該怎麼跟建築物、動植物作結合。

人與海豚共舞:Dolphin Embassy

謝謝大家收看MoMA現代藝術館一日遊,對藝術外行的我,抱著希望能找尋藝術課本的大師,一邊翻看作品,一篇找資料,如果有解釋不周的地方再請見諒,此行像穿越數百年時空,再度與藝術家的故事相遇,內心很感動。

最新文章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