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我是被留下來的人…」關懷自殺者遺族的10項禁忌

安慰自殺者遺族的傷痛,需要避免不經意的話語加劇對方負擔或痛苦…

朋友遇到親人自殺離世的痛苦,我該如何陪伴?

根據美國自殺者遺族關懷基金會建議,關關自殺者遺族須注意的 10 個要點。

1.「我不知道該說什麼,但我在這裡等你。」

通常自殺的發生非常複雜的、震驚且毀滅性的,也未必找的到答案,唯一能做的事耐心、不帶偏見的傾聽即可。

2.千萬別說「我明白你正在經歷的事情。」

每個家庭發生自殺事件的情況都不同,沒有人真的有辦法了解全貌或真正感同身受,能夠承認與自殺的複雜與悲傷,才有助於溝通。

3.不要問「你家人是用什麼方式自殺的?」等侵入性問題

如果對方沒有自願說出親人輕生的方式或細節,就代表他並沒有想要訴說,若他們提及了死亡的細節,也不要追問過多侵略性問題。

4.避免「雞湯安慰」

只要提醒對方好好吃飯、休息、規律運動外,不要隨便給出錯誤的建議或者雞湯安慰,例如,「他去了更好的地方」、「這只是意外。」、「你會克服的。」、「你不會被給予承擔不起的重擔。」等言論很可能會加劇親屬悲痛。

5.不要對自殺進行價值判斷

不要將自殺稱為「自私的選擇」,或指責是罪惡、軟弱的行為或缺乏信仰跟愛所造成的。

6.不要明示或暗示的指責對方。

很多時候自殺者遺族會將對方的逝去歸因於自己,不要在不經意地追問之下,暗示對方要為親人的死負責,例如「你們有做了什麼讓他不高興嗎?」、「他生前有出現哪些跡象,怎麼沒注意到?」

7.主動提供幫助。

在親人過世之後可能會有隨之而來的遺產歸屬、後事處裡或日常生活的混亂,可以詢問對方是否需要幫忙接送孩子或者跑腿,或有需不需要在家中陪他們坐一會兒。

8.不要害怕談論死者。

有時候親友過世後,為了擔心引發對方悲傷會不經意的避談對方的名字,但在經歷傷痛之後,仍可以保持往常談論,與對方一同回憶所愛之人。

9.要有耐心。

面對親屬自殺後的康復是一生的旅程,不要給親屬壓力,例如「一切會過去的。」、「你要繼續向前看。」等言論造成壓力

10.不要消失。

要切記在葬禮後結束後幾周和幾個月,自殺者遺族會從最初的震驚開始逐漸消退時,並且逐漸認知現實,或者不經意沉溺其中,可以繼續與對方保持聯繫,給於傾聽與陪伴。

原文請見:
https://heho.com.tw/?p=238876

最新文章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