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神人之家》跟《九槍》是同年上映,當年看了《九槍》,但《神人之家》一直都無緣欣賞,或許也是看完《九槍》沒心情可欣賞,拖著拖著,今天有機會看了公視的YT直播,忍不住心有所感。
「家庭」是紀錄片導演內心最柔軟的一塊。
我其實很喜歡看紀錄片導演拍攝自己家庭的主題,因為把攝影機對著自己人,往往是最困難的一件事,通常很多時候也充滿了導演引導對自己的救贖,還有對家人也是一種救贖。
有時候,彷彿人的歲數的盡頭,都在等著這一次的和解,阿良導演沒有錯失這個機會,他是那個來得及的人,畢竟有多少他鄉的遊子,是不明不白的放掉了,沒有機會和解、找到答案,揮手告別。
我也忍不住寫下幾個讓人意猶未盡的片段,我分為四個角色「神明的眷顧」、「賭博成癮的沉默父親」、「沒看過海的母親」和「阿良與阿志的兄弟情」來分享。
(有劇情和主觀心得,可斟酌觀看)
1. 關於神明的眷顧存在嗎?
阿良(導演)的哥哥阿志,是可以通靈的神職人員,片中提到神明曾經顯靈的「神蹟」,有次開了3個號碼全中獎了,他的父親當時就說「這樣要變窮,就難了!」,不知道是否是此番豪語觸怒了神明,結果從此之後,再也沒大獎。阿志至今常常幫人幫人問事,但內心也不解「神明都保佑別人賺大錢,為什麼我就常常賠錢?」
阿志做生意做不好,幹過賣吃的、賣鳳梨(擺攤地點是中正大學的T字路口,看到畫面很懷念),最後改務農賣小番茄,他是務農新手,在打樁的時候,把自己弄到手掌是血,結果第一次種就遇到淹水,番茄田全部淹光光,我的內心也跟著阿志在淌血。
阿志的兒子酉鑫(這個名字好特殊,我心裡想說會不會是請示神明取的?),他看見爸爸的小番茄全泡水了急得哭了,希望爸爸「問問神明怎麼辦」,但父親回「神明是救人的、不是救植物的,他怎麼會知道怎麼辦?」直到熬不過兒子的要求,他才請示神明,酉鑫才抹去眼淚跟神明道謝。
但另一方面,關於「神明的存在與否」,一直在孩子的心理發酵,他在餐桌上對父親說:「我早就不相信神明」,父親要他再說一次,他只默默咕噥:「我自己知道就好。」父親說:「那好,你這樣就不用上樓去拜拜了。」孩子點點頭,好像就是期待這個答案。
再來就是導演,他在鏡頭不斷對自己的家庭探問「神明的疑問」,因為父親好賭、哥哥生意老是失敗,母親刻苦滿臉愁容只能一直借錢,一直感受不到神明的眷顧,好幾次他都會故意問:「這是神明叫你做的嗎?」、「我們可以不要拜神明嗎?」
母親的回答最讓我驚訝,她跟鏡頭說:「你不要再問了,我們都拜習慣了,你離鄉工作、阿志跟姊姊出門工作、先生出門去賭博簽牌不在家,都是神明陪著我的。」這一段真的讓我熱淚盈眶,其實身為北漂人、弟弟也長期在國外工作,我們花了一段時間才體悟。
例如有時候你會懷疑為何新聞看到很多長輩喜歡參加宗教團體,有的可能被你嗤之以鼻,你會生氣父母執迷不悟或被騙,或者政治立場不同的代溝,無法化解。你要知道自己也有責任,你在家中缺席的位置,會有另一個團體或者信仰取代你,關於那些死掉的溝通、冷漠的回應,你要重回對父母的信賴和說服力,都是要花時間和行動的。
我想,那個「神明」就是那樣的存在,就是你的心,想安放的位置。當孩子不在家、內心無助、生活不如意,就會想要安放的那個位置,那就是神明的存在。
2.關於愛賭博卻沉默的父親
阿良導演曾經提到,每次他回家,壓力就很大,因為一回家就是家裡的人來借錢周轉,這也導致他迫不及待想要遠走他鄉的念頭,要不是父母開始對自己交代後事,他可能也不會想要回家拍片。
畢竟父親賭博四十多年,錢都這樣敗光了,兄弟也十分不解為什麼母親總是放任父親去簽賭,阿良導演問了父親「為什麼你不戒賭?為什都沒錢了還要賭?」父親永遠都眼睛瞪大大的、沉默寡言不回答,只是反問了一句「你為什麼要回來拍片?」阿良回答:因為對家裡充滿矛盾,希望找到答案。
關於阿良爸爸的鏡頭永遠都沉默、永遠不知道在想什麼,只喜歡看著家中的香灰彎成的數字,把它拿去簽牌。就連老婆一直怨嘆他,「你要是沒賭博輸了家中的田地,現在就快活了。」、「你要是沒提早離開酒廠、還有退休金可花。」
可以看得出阿良爸爸年輕,有過風光安穩的時期,面對老婆的碎念,他依樣呆弱木雞,嘴巴虛應著。我覺得看過「做工的人」這部片,就知道,簽牌、玩樂透的人,不是真的不知道,而是心中一直都有個發財夢想翻身。
真實世界的悔恨和不如意,都有機會可以翻盤的那個發財夢,夢還不想要醒,又或者已經沒有回頭的餘地,所以無法活在真正的當下之中,沒有跟家人有共同的語言(除了開口借錢)他唯一露出微笑的時候,就是大家問他「神明出什麼牌」。
但這樣的父親,卻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下一代成材,只是他不善言辭,當孫子酉鑫得到佳作的時候,那個習慣總是跟兒子伸手借錢的阿公,高興的包了500元紅包,那一刻好像自己終於能力獎賞與給予的快樂。
3.關於未曾看過海的母親
有人說「賭博會妻離子散」,但阿良導演這一家雖然過得不快活,但是太太也是情義相挺都還在、三個孩子也能面對重大決定,並沒有妻離子散。但阿良跟阿志兄弟也不是沒質疑過,媽媽為何放任爸爸賭博,還幫他借錢,為什麼不要撒手不管?(這個也是我的疑問,不知道這對夫妻對彼此的存在是怎麼想的?)
而看的出來媽媽其實很欣慰阿良可以回家拍片,因為家中少了他,日子雖然照常過下去,但是兒子回來拍片,彷彿填補家中缺失的希望,也能為自己的後事留下一個交代,對阿良來說,家庭對他抱以的期待很多。
媽媽交代,希望阿良可以借錢幫哥哥度過小番茄收成不好的難關;希望阿良可以帶兩老去照相館拍照,以後辦後事可以用;希望阿良可以給他爸爸一些錢,同時,媽媽對阿良的愧疚也一樣多,是我們父母不才,沒能好好栽培你。
媽媽又怎麼看待自己一生奉獻家庭的青春?她說,希望死掉後簡單辦一辦,遺體不用送回家,灑到大海去或燒掉就好。但阿良覺得很奇怪,媽媽一輩子沒有看過海(這在我們的年代很難想像),為什麼她願意選在海葬?媽媽說,就是因為沒看過海,想說去海裡比較快活。
4.關於阿良與阿志這對兄弟
有一幕是阿志的番茄田因為第一次種植遇到淹水失敗,他再捲土重來熬了5個月種第二次終於成功,他好高興好高興的摘取番茄給阿良試吃,看的出來眼神一直希望看向弟弟的反應,他也提到,若不是弟弟的幫忙就沒有機會撐過去。
但阿良也對哥哥告白,他覺得自己離開家裡、父親還是一樣賭博、哥哥還是什麼事都做不好,有時候覺得自己很殘忍,他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讓自己好過。而這一段敘事對話,有別於鏡頭前都是導演問家人問題,這次是阿志反問弟弟的想法,彷彿兩人正走向彼此理解的過程。
阿志真的很奇妙,我覺得他好辛苦,但為什麼他總是「不成功」,是因為神明沒有幫忙嗎?有一句對話我覺得是答案,阿良導演說,「我覺得至少這樣,我不是一個人。」哥哥給了他一個我很難忘的燦笑,「你本來就不是一個人。」神明是什麼存在?是全家人在一起?是家人彼此容納與和解的過程?或許都是。
我的答案仍然就是,我們的心需要安放的位置,那個位置需要我們努力去對話、去突破AT力場的和解(默默自己散發宅味?),那個就是神明全知,也是全能、無所不在的境界,我們可以用它面對所有,用它放下所有。
導演的存在並不是回家「拯救」誰,當我們將自己從家庭分離出來,有一天我們也將自己溶解回去,拯救的人是自己。
至於紀錄片的結尾,我覺得是最難醞釀的,但這個結尾停在一個我很喜歡的地方,希望留給大家去看(公視+可以看)
連結在此:https://www.ptsplus.tv/zh/programs/daf1701b-8672-4131-9348-da4dfe201c33
《神人之家》當時也拿下2022年台北電影獎四項大獎:百萬首獎、最佳紀錄片、最佳剪輯及會外獎項觀眾票選,真心推薦~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