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不要放棄心理諮商,求助心理師一點都不可恥!

當你感冒會想找醫師看病、飲食不正常會找營養師控制體重、怕肌少症想運動會找教練、身體受傷會找復健師,為什麼心理生…

分享我三年前的心理諮商心得,或許你也會用得上。

林怡秀心理師(Rebbeca)是我第一個遇到心理諮商師,也是人生中數一數二的貴人之一,當我以為在人生重要的轉捩點搞砸、糾結,以為自己犯下滔天大錯的時候,拉我一把的人。

我想這裏面有很多環節,是我覺得諮商能夠契合與成功的因素,這是我第一次體驗到心理諮商的威力與幫助,而且是過去使用算命、找摯友私聊、尋求宗教的幫助,都沒有辦法比擬的事情。

我分享幾個經驗給需要但不敢踏出第一步的人,但因為我不是專業的心理諮商師,就單純說說我走入諮商和結束諮商獲得的啟發:

1. 心理諮商不就聊天,跟朋友聊聊就好,我真的需要嗎?

剛剛提到,我尋求各式各樣的方法都沒有辦法解決我心裡的問題,甚至我最大的問題就是「那些我曾經以為可以得到幫助的人,已經成為我心理問題的最大障礙或是問題來源」我無法再對他們訴說。

大環境下疫情與工作的挫敗感,加上感情的失利,家人對我的失望,我對自己的失望,都慢慢地把我心裡的那條橡皮筋扯到疲乏,直到最後一刻都還在困獸之鬥。

我用過各種自己以為的善意,想要跟親密之人相處,或者我用「袒露自我」表達自己的真實面,都獲得非常糟糕的反饋,並且沒辦法停止自責我自己,反覆的犯錯跟低落感,讓我知道我需要幫助了。

心理諮商的保密協議,滿足了我害怕別人對我的標籤與觀感,對於一個不在我生活周遭、跟我沒有絕對的利害關係人,我可以盡情對他們發表我對人事物的看法,不忌諱或不用擔心她會做何感想。

只有放下這一層顧慮,我才可以真實面對自己,而且這層真實的自我,是一面鏡子幫我客觀的反射我。(好的朋友當然可以是一面鏡子,但我相信一個陌生人說的話,或許你更願意聽)

2. 心理諮商好貴喔,我真的有需要花這麼多錢諮商嗎?

我想每個心理諮商師跟自己match不match,或者值不值得,有的人有自己的評判,例如有人短時間就知道「我跟這人不合!」但大多數都會在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時,有半信半疑的想法。

例如我在諮商的前 3 次,好幾次我都在懷疑「諮商師問我這個要做什麼?她是在跟我聊天嗎?我已經說過一些,為什麼她還想知道更多?為什麼好像還沒進入正題?」

拿我全部的諮商次數,從2020年疫情期間,在 2月22日到 4月26日總共找她 8 次,對於一個要繳房租的北漂族,要心甘情願繳出心理師 50 分鐘收費 1500 到 2000 元的諮商費…要命啊!

對心理諮商要有速成的期待是會有的,不過心理師在初談跟過程中也會說明,為何麼需要針對自我陳述和流程有一定的時間,這未必如你以為在拖臺錢,而是這些過程都是她了解你的方式。

你想想,跟你相處20多年的朋友、親人了解你,都解決不了你內心的問題,那你不要說這個只跟你見過3次聊過100多分鐘的心理諮商師,甚至很多人要陳述自己的問題也是非常困難的。

請給自己那些龐大難解的問題一點時間,給你的心靈陪跑教練一點磨合的時間。如果真的不合,根據諮商的合約也有說明,是可以在雙方都有共識的狀況下換另一個心理諮商師的。

安西教練總是默默觀察與陪伴著大家,然後挖掘除大家內心的盲點與寶藏。

3. 為何麼會繼續心理諮商,哪些過程覺得有幫助?

我很幸運,遇到一個算合的心理諮商師。而且心理諮商師提供給我的幫助超乎我預期,後期使用了非常非常多種的工具,包含抽卡牌、解夢等等,讓我大開眼界。

我好像透過她的眼睛,裝上了萬花筒看看自我,原本糾結的事務,自己長出解決的勇氣,那些摧毀自我的事情,沒多久回頭安慰肯定了自己,每次去諮商完都很好睡,而且可以撐很久才崩潰,是一種長效型的心藥XD

我可以很感覺得到自己一次比一次更好,也根據自己對情緒的掌握和進展,慢慢決定要去諮商幾次,然後在什麼時候,會去最後一次好好跟諮商師道別。

在我個人的經驗而言,心理的難關也有分為急性與過渡期存在,像是我的心理困擾反覆出現,一開始還覺得好像諮商一次就夠了,但沒想到一個月就密集去了三次,平均一周一次,也有人一周兩次。

每一次去心理師在事後都有出功課與方法讓我回去寫日記,下次再交給她,這對於用文字思考的我,是非常受用,且可以幫助心理諮商的進度推進,到了後期我雙周去一次,再來一個月一次。

現在回頭來看一來是我做過最美好的決定,在不見天日的痛苦之中,心理師用她的專業,讓我在面談都抓住她給我的浮木,從自溺、自哀、內疚、生氣、憤怒的情緒中爬上水面,呼一大口氣。

4. 「初談」和「道別」是一個特別的流程,讓我重視一切的相逢。

這裡要談到一個我去諮商才知道得很特別的流程,那就是「初談」(intake),指的是是預約第一次諮商前,由正在接受專業訓練的實習心理師或合格心理師透過面談或電話。

這個方式對當時的我來說,我在丟出求助的訊號,很快就收到來自諮商所關心的電話,不會石沉大海,對方藉由10~15分鐘左右的時間瞭解來訪者的資料、瞭解來談議題和安排諮商時間和說明費用。

這一點幫助我更堅定想要求助、為自己努力的心,而不是輕易就放過自己或放棄不去面對。當時因為是疫情期間,除了電話約談之外,也去現場做了一次20分鐘的面談。

我跟一位面談的人(不是我的心理師)兩個人坐在安靜的小房間,她拿著板板一一跟我說明心理諮商對我的幫助與期待,其中包含隱私的限制及第一次談話時,所需要知道的一些事項。

當時我莫名其妙地,忘記初談人講到什麼話,直接在她眼前哭了起來,她明明就是在跟我確認一些初談的需要求助或者要平均需要6–8次的會談才有一定的效果,然後照顧我的情緒諸如此類的瑣事。

媽的,當時一種感覺油然而生,怎麼會有這麼多細細的問題想要了解我這個人,就像螞蟻一樣的我這種nobody,我是不是此生都沒有被那麼細緻跟嚴謹的被了解過,然後就哭了(是否太容易破防)

今天跟諮商心理師全聯會理事長黃雅羚一聊,她對我說「現代的年輕人很常用網路,他們會尋求心理名師諮商,但不一定是和他們想談的困擾,初談會看諮商者的氣質、安排適合的諮商師,因此初談的好,就占了諮商成功的一半了,所以負責會談的人也很重要!」

然後初談時,對方也會跟你說,諮商過程要結束的時候,有一個「告別」的過程,也就是你必須要專程過來「結束」你的諮商,做一個總結,而不是諮商一次接一次,不想要就不告而別,不來了。

所以當初繳諮商費的時候,必須繳兩次(一次是當下諮商費、一次是預繳你結束諮商的那天的費用),初談者對我說,因為諮商師是陪你一起走過一起成長的關係,告別也是對一段關係負責的方式。

而在告別最後一天,我已經好的非常多,已經可以自己自在的生活,而且找回自己對於生活的核心(當時是還是一個破碎的信念)現在已經擁有自己呼吸的力氣了。

關係的告別是人生中很重要的課題。

所以我隔了三個月(好久~),在2020.9月23日這一天回來跟諮商師做最後一次的諮商告別,她關心我的狀況,我也跟她敘述這些日子的成長,也繳交我最後一分的心理諮商日記給她。

老實說,我是一個逃避性跟斷裂性的人格,遇到自己不開心的事情都可以不告而別,也不會起衝突,對我來說,最大的心死就是默默地什麼都不說就淡出,不吵也不鬧。

但諮商過程中,對諮商關係的告別,讓我開始重視人生中的每一場告別,而結束諮商後,在諮商師業務範圍以外,是不會跟自己有更多的私下互動,所以我最後一天表達了我的感謝,拍張照就是最好的禮物。

5. 我覺得諮商好貴,可不可以用免費的就好?

當然這不是說一定非得要到心理諮商所面談,你也可以找衛生所或健康中心,費用比較少,但因為過去在大學校園免費諮商的經驗,只去一次我就覺得「這諮商師誤解了我或簡化我的困難」從此畫上叉號。

或許並不是心理諮商師不專業,而是在人數眾多、時間稀少的狀況下,她只能從你口中的狀況初步的做判斷。

我還記得為了要排到一個免費的心理諮商要等好久好久,久到我都忘記自己到底是為何而苦?那種心理的體察或者病識感,只要一個閃失,你可能很快就錯過拉自己一把的機會。

好在又有一個更好更好的消息,衛福部自明天8月1日起,提供給15歲至30歲的青年朋友,一年3次的免費諮商(1600元/次),這個次數不算多,但是給需要幫助的自己,一個踏出去的機會。

或許心理諮商也有一分錢一分獲吧!如果可以使用到好的心理資源,請需要的朋友不要害羞去試試吧,這次雖然說補助3次或許還沒有辦法進入正題,但政府好意一定可以讓你緩解一些經濟的壓力與考量,請給自己一個機會好好認識你自己吧!

衛福部「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官方網站:https://dep.mohw.gov.tw/DOMHAOH/cp-6608-74985-107.html

最新文章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