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總是不能稱心如意。

這幾天在刷牙刷到一半的時候,牙膏快用完了,我心想,等到用完的時候我再去箱子拿條新的吧,我翻箱倒櫃找了前陣子去量…

這幾天在刷牙刷到一半的時候,牙膏快用完了,我心想,等到用完的時候我再去箱子拿條新的吧,我翻箱倒櫃找了前陣子去量販店買的備用牙膏,心理稱讚自己「想的周到!」

僅僅是這樣簡單的情境,到了家裡卻不是這麼輕鬆反應。

事隔多日,我從台北回到家中,要刷牙時,找不到牙膏可以用,我煩躁的對媽媽咕噥,你為什麼不把東西準備齊全一點,牙膏都快用完了都不換條新的。

說出來之後,才發現自己的口氣很不友善,心態跟前日子天差地遠。

首先,我把找不到新牙膏的焦慮,發洩在媽媽身上,「要是我知道新牙膏在哪,就能自己去拿,不用依賴母親或對她大呼小叫。」但場景不在租屋處,而是在家中,找不到牙膏這件事,讓我對周遭的掌控感下降。

無意間讓這些小事,成為生氣的藉口,仔細想想,這藉口毫無道理。

我理直氣壯地認為「家裡的東西用完,本該提前準備替換,因為老媽你是家裡的女主人」,氣呼呼的認為這是對的!只不過反應出「我為什麼不能隨手就能得到新牙膏」的焦慮。

「萬事萬物找老媽,找不到就生氣。」察覺到這一點,就知道為什麼母親常抱怨「你從台北一回家,我就覺得很忙」,是因為我自認為她才是最理解家中擺設的人,什麼東西都要跟她討,自然更有理由責怪媽媽。

刷牙準備好牙膏,自以為正確簡單的事情,背後隱含「為什麼我不能稱心如意」?

最新文章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